2025年9月17日,轨道交通学院在4225会议室成功组织了一场教研室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学习教学管理制度、研讨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等核心议题展开,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本次教研室活动由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李晓红主持,全体教师参加。李晓红副院长介绍了活动的目的和议程安排,活动内容涵盖了教学运行、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实践教学、技能竞赛等多个管理办法及制度的学习,同时进行了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环节,并安排了2025版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
一、教学管理制度学习与研讨
活动伊始,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教学运行、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实践教学、技能竞赛等相关管理办法及制度。通过学习,教师们对学院的教学管理框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后续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大家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执行,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专业负责人说专业
在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环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等五位专业负责人分别就各自专业的概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条件、教学成效、特色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专业负责人汇报后,各位老师结合自身专业教学以及实践经验,针对各专业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们指出,当前人才培养方案应更加注重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确保关键技能点的设置能够紧密贴合企业的实际应用场景。此外,还强调了更新课程内容以反映行业内的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的重要性。





三、2025版课程标准编制安排
会议对2025版课程标准等文件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副院长李晓红要求各教研室根据会议精神,尽快完成相关文件的初稿撰写,并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到修订工作中来,确保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既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又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在会议的最后,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周秀民对本次教研室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各教研室和专业负责人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管理规范落实以及产教融合推进等方面所做的扎实工作。周院长指出,本次研讨活动内容充实、讨论深入,充分体现了学院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他强调,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紧密对接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趋势,强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和吉林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背景下,学院各专业要立足区域发展需求,突出专业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通过此次教研室活动,不仅增强了教师们对教学管理制度的理解,也为下一步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轨道交通学院将继续秉持“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精准对接产业链”的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培养出更多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